查看原文
其他

范周:文化产业怎么学?六词三语来支招

2016-08-17 文化产业评论

文化产业评论:在全国各高校文产专业小伙伴的翘首以盼中,“文产集结令--首届全国文化产业专业夏令营”于2016年8月16日开营啦!夏令营第一站设在东皇城根原中法大学,我们在此迎来了国内知名教授,中国传媒大学范周老师。本文是范周老师的课堂笔记,文章将范周老师对文化产业的认识,以及作为前辈对后辈文产人的期待与教导总结为“六词三语”。干货满满,值得一读!

 

作者:唐希

来源:文化产业评论




“如何学好文化产业”,是一个很宏大的话题,但同时,也是很多正在学习文产,或者意欲学习文产的同学的困惑之处。

 

文化产业,因其所涉范围极广,可转化率高,且随着互联网的介入,文产与非文产的界限越来越模糊,文产变成了一个越来越难以定义的范围。

 

然而,挑战即机遇。

 

边界的模糊,也意味着文化将渗透入各行各业,且因其受众广泛,而具有无限想象的空间。

 

这是格局之“大”,但要将想象落回到现实,需要的却是从“小”处切入。

 

因此,面对同学们的困惑,范老师没有只讲“正确而空泛”的话,而是以大视野为立足点,以一位长辈的身份,从方方面面的小问题出发,与同学们从文产聊到人生选择。

 

在此提取“六词三语”,加上个人笔记,与众共享:)



 

三组词汇谈产业和行业

 

1、创新与包容互合

 

“创新”与“包容”,两个看似对立,却紧密相接的词。

 

创新与包容,是文化发展必不可少的两个元素。但在许多人的理解中,创新意味着标新立异、与众不同,包容意味着从众、无新意。因此,单一的将这两点设为孤立且对立的项,一味专于其一而忽略了两者之间的联合。

 

文化产业,关键在人。而创新与包容,恰恰是这个“人”字结构中相互支撑的一撇一捺。包容中蕴含创新的可能,创新也催生包容的枝叶。

 

包容并非从众,包容更多在于一种心态上的开放。

 

在文化产业发展中,学习的热情与能力从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是否可以源源不断产生创意,为行业血液保鲜。

 

开放的心态使得学习与吸收变成可能甚至是习惯,帮助文产学习与从业者,在已有资源的基础上,不断创新,从深处挖掘,从广处拓展。

 

2、深度与地气相接

 

谈及“文化”,有太多人潜意识中会出现一些词:有门槛,高高在上,不接地气,难理解等。

 

虽然近两年文艺大发展、大繁荣,但不可否认的是,在可观的数据背后,掺杂着许多怀抱热钱想要分一杯羹的“投机者”。有人谓之为“文化”,但也有人对此“不屑一顾”。

 

这一现象背后,其实涉及“文化”定义之争。

 

在很多人眼中,真正的文化应是“居庙堂之高”,市井文化则是“不登大雅之堂”。而在范老师的理解里,雅俗共赏,才应该是文化最本质的存在状态。

 

近两年影视行业中始终有商业电影与艺术电影之争。做艺术电影的看不起商业电影的“从市场出发”,做商业电影的则看不起艺术电影的“曲高和寡”。

 

实际上,艺术与商业并非互相孤立的两个点,而是可以融合共生的伙伴。

 

范老师在谈到这一点时,提到了一组词:深度与地气。

 

范老师提到,做文化产业的,既要能够挖掘内容的深度,又要能够“蹲”下来,感受土地的温度。

 

深度在于内容的运作层次。

 

愿意投入时间与资金,深入的挖掘、构建一个好的内容,在这个内容的基础上,申请版权保护,持续打造成一个可以长期、循环利用的IP。

 

地气在于内容的呈现形式。

 

习大大在文艺座谈会上提出,要为百姓做文艺。就对文化产业从业者们提出了“接地气”的要求。

 

真正的文化,并不是庙堂之上的凭空臆想,而是脚踩大地的取材于生活。

 

3、“术”与“道”并重

 

“术与“道”,不只在文化产业,在社会的各层各面,这些年都存在着这一组关系之争。

 

“术”为技,“道”为心。

 

修“术”在于习得技能,以此安身立命。而修“道”,更多在于修心。

 

如果将这组关系放到文化产业中,“术”则意味着创作的技巧、运作的方式。而“道”则意味着一种对文化情怀的挖掘与坚守,是项目与产品的内涵与根基。

 

依然以影视为例,“术”体现在明星阵容,话题热度,发行方式,投入金额。而“道”,在于剧本的打磨,文化的挖掘与融入,演员与导演对角色的理解。

 

在文化产业成为蓝海的这几年,有太多从各行各业转入这个行业的人。人才、资金的涌入,使得这个行业仿佛一夜之间成为一个刚出锅的“香饽饽”。

 

但是,这背后的投入,更多仍仅停留在“术”上,且因为浮云遮眼,许多人望不见,或者不愿意去望向更深的地方。

 

范老师在讲课中,不断鼓励并寄寓学习文产的90后学生,重“术”的同时,不要忘记与忽略“道”的修为。

 

习大大在文艺座谈会中提出的“文化自信”,也基源于此,“术”最终是要回归于“道”,而“道”的注入,恰能帮助“术”走得更远,更深,更稳。



 

三句寄语论“立业”与“立身”

 

1、“越是与互联网接触,越不要离开土地与生活”

 

90后被称为互联网的“原住民”,很多70、80后感叹90后的思维方式与前辈有着巨大差异,而这其中很大程度,来源于互联网全面渗入的影响。

 

互联网链接世界,使得90后生长的时代变成一个机遇的土壤,“一切皆有可能”不再是一句口号。

 

但凡事利弊兼具,互联网让一切变成可能的同时,也给整个社会吹来了一股浮躁之风。尤其是从小伴着互联网长大的年轻人,太容易接触到好的、新的东西,反而易产生思维惰性,一切皆可“拿来”,便慢慢失去了思考与创造的能力。

 

另外,浮躁之风也体现在“好高骛远”上,动辄是宏大的议题,却鲜有关心生活的细节。而宏大恰恰是由细节一点点构建起来的,失去了对细节的关照,宏大也容易溃于一蚁。

 

因此,范老师在讲座中不断提醒,年轻人要“顶天立地”。

 

“顶天”意味着要知国家大事,拿得住时代脉搏,“立地”意味着要与土地相亲,从宏大的议题中抽出身来,去观察思考身边之事。

 

范老师透露,自己每年都会带着学生到乡下小住,白天田间地头劳作,晚上闭门探讨学术。而他会要求自己的学生,在劳作之时,学会与乡亲交流。他也将此作为判断学生的标准之一。

 

范老师送给大家的第一句话是,“越是与互联网接触,越不要离开土地与生活”。

 

互联网为我们带来了无限度的思维触角,每个人都仿佛能以互联网为介质,触摸攀爬到无边际的远方。

 

但无论是人立于世,还是企业立身于行业,“重心”都很重要,甚至是站稳走远的根基。

 

而这个重心,恰恰来自于我们每日相伴的土地与生活。



 

2、“我们在这个时代是否青春,跟年龄没什么关系”

 

90后,最使人羡慕的可能就是年龄。手握大好青春,充满无限可能。

 

但范老师送给大家的第二句话却是,“我们在这个时代是否青春,跟年龄没什么关系”。

 

范老师在论坛的尾声分享了一次自己在青海“说走就走”的旅行,言及时,脸上洋溢着青春的神色。

 

老师借此提醒大家,无论身处何种环境、何种年龄段,要始终保持一颗年轻的心。

 

年轻意味着勇气,勇气则激发尝试,而尝试恰恰是许多创意迸发的根本。

 

过去的文化产业,可能更着重于传承与发展,而新时代的文化产业却需要在这两者之上,加上创意与创新。

 

去年大火的故宫文创,就是典型传承之上的创新。

 

在故宫文物基础上加入“萌”、“VR”等新时代的审美与技术,由此激发了新一轮的“故宫热”,使得传统文化再次进入大家的视野。

 

因此,年轻的文产人,有一种使命,要通过对于文产的运作,“使创意弥漫在社会的各个角落”。

 

而做到这一点,需要年轻的心态。

 

时代寄予了很多机会,保持尝试的勇气与创意的激情,也就从一定程度上留住了青春。

 

3、“选择比创业重要”

 

自从总理提出“双创”的概念以来,加之各种政策推动,“大众创业,万众创新”成为如今一大时代潮流。

 

尤其在年轻人中,“创业”成为“就业”之外的另一大方向,“90后创业者”甚至成为了一个社会热词。

 

热度之下,范老师用第三句赠语给大家作为提醒:“选择比创业重要”。

 

我的理解是,创业只是选择的一种,而人生所涉的选择千千万万。

 

范老师的提醒,在于热度推动下给同学们一针“镇静剂”,引发同学们思考,创业背后,如何在人生的大小关口做出自己的选择。

 

选择的结果,其实是一个人知识、视野、经历的积累,也折射出一个人对于自我的期待与规划。

 

“选择比创业重要”,在于想清楚自己的方向,认知时代,把握时代,却不一味随波逐流,被热浪所推动。而是基于自己的认知,能力与期待,借助时代的力量,让自己的选择收获好的结果

一个很专注的文化产业公众号
精进自己·分享他人
文化+互联网+金融见识·态度·深度

交流/合作
请加微信号:7759813投稿:whcypl@126.com
长按左侧二维码关注

点击下方【阅读原文】

 北京大学 文化产业专业 在职研究生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